刺水母级作为战术护卫舰的核心优势在于搭载4架毒刺防空无人机,其能量伤害机制不受护甲减免影响,仅受能量护盾制约。基础型号优先强化无人机返回冷却时间与目标锁定时间缩减,其次提升武器伤害,最后考虑策略技能。装甲系统建议投入点数增强血量和护甲,以弥补生存能力薄弱的缺陷。该舰种在游戏前中期表现突出,但后期因无人机不可调校的特性,成长性略逊于红宝石级护卫舰。
防御护卫型号的加点逻辑与战术型存在显著差异。首要强化载机返回冷却时间减少,次要选择目标锁定时间减少,随后提升无人机伤害。副武器模块同样建议强化装甲系统,通过增加结构值与能量抗性来应对护航艇的威胁。需注意该型号防空机制与常规防空无人机存在本质差异,实测表明其对空效率高于普通防空舰载武器,但专业防空战机仍是更优选择。
特种型号的加点需遵循锁定速度必点的原则,存在两种主流方案。第一种采用2倍伤害强化配合2倍冷却时间缩减,利用无人机脱离母舰作战时间短的特点实现高频输出。第二种方案牺牲部分伤害加成,采用1倍伤害+2倍冷却时间+策略技能的配置,专为背刺队设计,通过情报预判实现针对性打击。两种方案均需配合装甲系统强化,特种型号在845编队或纯能量伤害队伍中能有效补充输出。
面对航母编队时,战术型应提前激活重点出击策略;遭遇护航艇集群时,防御型需优先执行对护航艇特攻策略。技术值分配应保持灵活性,赛季中后期可根据敌方舰队构成重置加点方案。刺水母级所有型号均不适合作为主力舰队核心,建议编入侧翼夹击队伍发挥其高速突袭特性。
装甲系统的强化不可忽视,该舰种基础结构值较低,遭遇区域防空火力时生存率不足。建议至少投入4个技术点提升结构值,能量抗性强化优先级高于物理抗性。动力系统仅需满足基础移速需求,侦查型号可适当强化闪避率。实战完全体刺水母级在对抗无护盾目标时,单场输出可达40万至80万伤害量级。